鯢(繁体字:鲵) 拼音: ní 异体字:鲵
部首:魚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19画 康熙字典:鯢(19画)
简体部首:魚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9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魚 兒”
繁体部首: 魚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独立,多才,魅力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QOVQ 仓颉:NFHXU 郑码:RNRD 中文电码:7646 区位码: 四角号码: 27312
统一码:9be2 笔顺编号: 3525121444432151135 笔顺读写:撇折竖折横竖横捺捺捺捺撇竖横折横横撇折 鯢的笔顺 ノフ丨フ一丨一丶丶丶丶ノ丨一フ一一ノフ
汉语大字典
[①][ní][《廣韻》五稽切,平齊,疑。]“鲵1”的繁体字。
(1)动物名。属两栖纲。俗称娃娃鱼,亦名山椒鱼。体长约1米,皮肤黏滑,头扁圆,口大,四肢短小,尾呈鳍状,宜游泳,栖息于山溪中。
(2)雌鲸。
(3)小鱼。
(4)通“齯”。谓老人齿落再生。
【唐韻】五稽切【集韻】【韻會】【正韻】硏奚切,?音倪。【說文】刺魚也。【爾雅·釋魚】鯢大者謂之鰕。【註】今鯢魚似鮎,四脚,前似獮猴後似狗,聲如小兒啼,大者長八九尺,別名鰕。【疏】鯢,雌鯨也。【本草】鯢魚,一名王鮪,在山溪中,似鮎,有四脚長尾,能上樹,天旱則含水上葉覆身,鳥來飮水,因而取之。伊洛閒亦有,聲如小兒啼,故曰鯢魚。一名鱯魚,一名人魚,膏燃燭不滅。【左傳·宣十二年】取其鯨鯢而封之。【註】鯨鯢,大魚名。以喩不義之人吞食小國。【疏】雄曰鯨,雌曰鯢。
又【莊子·庚桑楚】尋常之溝,巨魚無所還其體,而鯢鰌爲之制。【註】制,折也,謂小魚得曲折也。
又【外物篇】灌瀆守鯢鮒。【註】鯢、鮒,皆小魚也。
剌魚也。从魚兒聲。
剌魚也。从魚兒聲。五雞切
(鯢)剌魚也。剌盧達切。或作刺者、誤。刺魚者、乖剌之魚。謂其如小兒能緣木。史、漢謂之人魚。釋魚曰。鯢大者謂之鰕。郭云。今鯢魚似鮎。四腳。前似彌猴。後似狗。聲如小兒啼。大者長八九尺。別名鰕。按此魚見書傳者不下數十處。而人不之信。少見則多怪也。余在雅州親見之。廣雅。魶、鯢也。亦謂此。集韵有䱫字。剌之俗。从魚。兒聲。形與聲皆如小兒。故从兒。舉形聲關會意也。五雞切。十六部。
Cryptobranchus japonicus; a salama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