鐺(繁体字:铛) 拼音: dāng,chēng
部首:釒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21画 康熙字典:鐺(21画)
简体部首:釒部 部外笔画:13画 总笔画:21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金 當”
繁体部首: 釒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清纯,优雅,成功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QIPL 仓颉:CFBW 郑码:PKJK 中文电码:6997 区位码: 四角号码: 89166
统一码:943a 笔顺编号: 341124312434525125121 笔顺读写:撇捺横横竖捺撇横竖捺撇捺折竖折横竖折横竖横 鐺的笔顺 ノ丶一一丨丶ノ一丨丶ノ丶フ丨フ一丨フ一丨一
汉语大字典
[①][chēng][《廣韻》楚庚切,平庚,初。]“铛1”的繁体字。
(1)古代的锅。有耳和足。用于烧煮饭食等。以金属或陶瓷制成。
(2)一种古代的温器。较小,有三足。用以把酒、茶等温热。以金属或陶、瓷等制成。
(3)今指一种浅而平的锅。多用于烙饼,炒菜。以铁或不锈钢制成。[②][dāng][《廣韻》都郎切,平唐,端。]“铛2”的繁体字。
(1)见“鋃鐺”。
(2)女子的耳饰。
(3)象声词。形容撞击金属的声音。[③][tāng][《集韻》他郎切,平唐,透。]“铛3”的繁体字。
(1)见“鐺3”。
(2)一种小铜鼓。
(3)古兵器名。形如半月,有柄。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郞切,音當。【說文】鋃鐺,鎖也。互詳鋃字註。
又【集韻】【韻會】?他郞切,音湯。與鏜同,鼓聲也。【史記·司馬相如傳】鏗鎗鐺䶀。【註】鐺䶀,鼓音。
又【廣韻】楚庚切【集韻】【韻會】楚耕切,?音鎗。?屬。【通俗文】鬴有足曰鐺。【緯略】三足溫酒器也。唐薛大鼎、賈敦頤、鄭德本,號鐺脚御史。【宋史·太祖紀】雷德驤判大理寺,言趙普強市人第宅。上怒叱曰:鼎鐺猶有耳,汝不聞普吾社稷臣乎。考證:〔【史記·司馬相如傳】鏗鎗鐺䥢。【註】鐺䥢,鼓音。〕 謹照原文兩䥢字?改䶀。
鋃鏜也。从金當聲。
鋃鏜也。从金當聲。都郎切
(鐺)鋃鐺也。从金。當聲。都郎切。十部。今俗用爲酒鎗字。楚庚切。
frying pan; warming vess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