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繁体字:锤) 拼音: chuí
部首:釒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16画 康熙字典:錘(16画)
简体部首:釒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6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金 垂”
繁体部首: 釒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聪颖,活泼,温柔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QTGF 仓颉:CHJM 郑码:PMEB 中文电码:6925 区位码: 四角号码: 82115
统一码:9318 笔顺编号: 3411243131212211 笔顺读写:撇捺横横竖捺撇横撇横竖横竖竖横横 錘的笔顺 ノ丶一一丨丶ノ一ノ一丨一丨丨一一
汉语大字典
[①][chuí][《廣韻》直垂切,平支,澄。][《廣韻》馳僞切,去真,澄。]“锤1”的繁体字。亦作“鎚1”。
(1)重量单位。其重若干,说法不一。
(2)亦作“鎚”。秤砣。
(3)亦作“鎚”。锤子;榔头。
(4)亦作“鎚”。古兵器之一,顶端有金属球形重物,用以打击。
(5)亦作“鎚”。锻打;敲击。
(6)锤形物。
(7)通“垂”。下垂;挂。
(8)通“垂”。半。
【廣韻】直垂切【集韻】重垂切【正韻】直追切,?音鬌。【說文】八銖也。【淮南子·詮言訓】雖割國之鍿錘以事人。【註】六兩曰鍿,倍鍿曰錘。◎按此與說文解異。
又【玉篇】稱錘也。【博雅】權謂之錘,其形垂也。【韻會】或作鎚。
又【博雅】重也。【揚子·方言】重也。東齊之閒曰錪,宋魯曰錘。【註】錘,直垂反。
又與垂同。【揚子·太?經】錘以玉鐶。
又人名。【前漢·郊祀志】使黃錘史寬舒受其方。【註】二人皆方士。錘,直垂反。
又縣名。【史記·惠景閒侯者年表】錘侯呂通。【索隱註】縣名。屬東萊。
又【廣韻】【集韻】【韻會】馳僞切【正韻】直類切,?音縋。稱錘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註】以爲稱錘以起量。【釋文】錘,直僞反。劉讀直危反。
又【集韻】竹恚切,音諈。義同。一曰側意。
又【集韻】【韻會】【正韻】?之瑞切,音惴。鍛器。【莊子·大宗師】在爐錘之閒耳。【註】爐,烹物之具。錘,成物之具。
又【集韻】【正韻】?主蘂切,音捶。
又【韻會】息委切,音髓。義?同。
八銖也。从金垂聲。
八銖也。从金垂聲。直垂切
(錘)八銖也。爲黍八百。諸家說異見上。後人謂稱之權爲錘。漢志所謂以輕重爲宜,圜而環之,今之肉倍好者也。古字衹當作,謂有物之而使平。从金聲。直切。古音在十七部。
balance weight on scale; ham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