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繁体字:蘊) 拼音: yùn 注音:ㄩㄣˋ 异体字:蘊蕰藴
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15画 康熙字典:蕴(22画)
简体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15画 造字法:形声:上形下声 可拆字为“艹 昷”
繁体部首: 艹部 汉字是否常用:是 汉字五行:木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积累某种力量、以及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AXJL 仓颉:TVMT 郑码:EZKL 中文电码:5686 区位码: 5244 四角号码: 44112
统一码:8574 笔顺编号: 122551251125221 笔顺读写:横竖竖折折横竖折横横竖折竖竖横 蕴的笔顺 一丨丨フフ一丨フ一一丨フ丨丨一
汉语大字典
[①][yùn][《廣韻》於云切,平文,影。][《廣韻》於粉切,上吻,影。][《集韻》紆問切,去焮,影。]“蕰1”的被通假字。“宛3”的被通假字。“怨2”的被通假字。“蕴1”的繁体字。“菀3”的被通假字。
(1)积聚;蓄藏。
(2)深奥的涵义。
(3)指才能;才智。
(4)通“緼”。乱麻,可束以燃火。
(5)通“煴”。微火;无焰的火。
(6)佛教语。意为荫覆。也译作“陰”。佛经以色、受、想、行、识为“五藴”。参见“五藴”。[②][wēn][《集韻》烏昆切,平魂,影。]“蕴2”的繁体字。水草名。
【唐韻】於粉切【韻會】【正韻】委粉切,?音縕。【玉篇】積也,聚也,蓄也。【詩·大雅】蘊隆蟲蟲。
又【檜風】我心蘊結。
又【左傳·隱三年】蘋蘩、薀藻之菜。【韻會】云:應作蘊。【註】蘊藻,聚藻,此草好聚生也。
又聚草以?火曰蘊。【韓詩外傳】里母朿蘊,請火于去婦之家。【前漢·召信臣傳】?蘊火。
又【類篇】於問切,音慍。義同。
又【韻會】與怨通。【荀子·富國篇】富有天下而無怨財。【註】怨同蘊。
又與宛通。【荀子·富國篇】使民夏不宛暍。【註】宛讀爲蘊。
又與縕通。【易·繫辭】乾坤其易之縕耶。
又【羣經音辨】紆云切,音氳。蘊淪,波也。【爾雅·釋水】小波爲淪。【註】言蘊淪。
又讀入聲。【莊子·齊物論】萬物盡然而以是相蘊。【註】於積反。
又【集韻】烏昆切,音溫。【揚子·方言】饒也。
積也。从艸溫聲。《春秋傳》曰:“薀利生孽。”於粉切
(薀)積也。左傳:芟夷薀崇。杜注:薀,積也。又蘋薀藻之菜注:薀藻,聚藻也。小雅都人士、禮記禮運、借菀苑字爲之。从艸溫聲。於粉切。十三部。俗作蘊。春秋傳曰:薀利生孽。左傳昭十年文。
to collect, gather, store; profound
yùn
①<动>积聚;蓄藏。《后汉书•周荣传》:“~匵古今,博物多闻。”
②<名>深奥之处。《宋史•范祖禹传》:“平易明白,洞见底~。”
③<动>郁结。《后汉书•王符传》:“志意~愤,乃隐居著书三余篇。”
义蕴 、五蕴 、五蕴皆空 、六书精蕴 、内蕴 、包蕴 、含蕴 、底蕴 、意蕴 、束蕴乞火 、束蕴请火 、缠绵蕴藉 、蕴含 、蕴和 、蕴奇待价 、蕴涵 、蕴结 、蕴聚 、蕴蓄 、蕴藉 、蕴藏 、蕴藻 、风流蕴藉
五蕴皆空 、束蕴乞火 、束蕴请火 、缠绵蕴藉 、蕴奇待价 、风流蕴藉
《蕴》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蕴借 、蕴含 、蕴和 、蕴奇待价 、蕴涵 、蕴结 、蕴聚 、蕴蓄 、蕴藉 、蕴藏 、蕴藻(wēn-)
《蕴》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五蕴皆空 、束蕴乞火 、束蕴请火 、缠绵蕴借 、缠绵蕴藉 、风流蕴借 、风流蕴藉
《蕴》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不明底蕴 、义蕴 、内蕴 、包蕴 、含蕴 、底蕴 、意蕴 、洞悉底蕴 、洞见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