繒(繁体字:缯) 拼音: zēng,zèng 注音:ㄗㄥ ㄗㄥˋ 异体字:縡缯罾
部首:糹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18画 康熙字典:繒(18画)
简体部首:糹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18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糹 曾”
繁体部首: 糹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时尚,清纯,稳重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XULJ 仓颉:VFCWA 郑码:ZULK 中文电码:4938 区位码: 四角号码: 28966
统一码:7e52 笔顺编号: 554444432524312511 笔顺读写:折折捺捺捺捺捺撇竖折竖捺撇横竖折横横 繒的笔顺 フフ丶丶丶丶丶ノ丨フ丨丶ノ一丨フ一一
汉语大字典
[①][zēng][《廣韻》疾陵切,平蒸,從。]“缯1”的繁体字。
(1)古代丝织品的总称。
(2)帛之厚者。
(3)见“繒綾”。
(4)同“罾”。鱼网。
(5)通“矰”。参见“繒繳”。
(6)古国名。姒姓,相传为夏禹后裔。春秋时为莒国所灭。汉置缯县,晋以后废。故城在今山东省枣庄市东。见《穀梁传·僖公十四年》、《国语·周语中》及《史记·吴太伯世家》。
(7)姓。汉有缯贺。见《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②][zèng]“缯2”的繁体字。方言。绑,扎。
【廣韻】疾陵切【集韻】【韻會】慈陵切,?音蹭。【說文】帛也。籀文作緈。【前漢·灌嬰傳】睢陽販繒者也。【註】師古曰:繒者,帛之摠名。
又國名。【穀梁傳·僖十四年】季姬及繒子遇于防。【周語】杞繒由太姒。【註】杞繒二國,姒姓,夏禹之後。
又縣名。【史記·吳大伯世家】敗齊師于艾陵至繒。【註】琅邪繒縣。
又姓。【史記·夏本紀】禹爲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爲姓,有繒氏。【前漢·文帝紀】祁侯繒賀爲將軍。
又【集韻】咨騰切,音增。徂棱切,音層。作亙切,音贈。義?同。
又與矰同。【三輔黃圖】佽飛具繒繳以射雁。考證:〔【史記·吳大伯世家】敗齊師于艾?至繒。〕 謹照原文艾?改艾陵。
帛也。从糸曾聲。?:籒文繒从宰省。楊雄以爲漢律祠宗廟丹書告。
帛也。从糸曾聲。,籒文繒从宰省。楊雄以爲漢律祠宗廟丹書告。疾陵切
(繒)帛也。七篇帛下曰繒也,是爲轉注。春秋傳叚爲鄫字。从糸曾聲。疾陵切。六部。
()籒文繒,从宰省。宰省聲也。不曰辛聲定爲宰省聲者,辛與曾有眞蒸之别,宰省與曾爲之蒸之相合,通轉冣近者也。楊雄㠯爲漢律祠宗廟丹書告也。也字依韵會補。爲祠宗廟丹書告神之帛,見於漢律者字如此作,楊雄言之。雄甘泉賦曰。上天之縡。葢卽謂郊祀丹書告神者。此則从宰不省者也。
silk fabrics; sur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