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
〈名〉
(2) 秦,部落名 [Qin tribe]。嬴姓。相传是伯益的后代
秦, 伯益之后所封国。——《说文》。 朱骏声曰:“地宜禾,在今 甘肃秦州清水县。”
(3) 古国名 [Qin state]。秦襄公始立国,孝公时,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定都咸阳
(4) 朝代名(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是由周朝的秦国(在今陕西甘肃一带)统一全中国后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 [the Qin Dynasty]
(5) 又如:秦越肥瘠(喻指相去遥远,互不相关);秦庭鹿(指秦朝的政权)
(7) 又如:秦人(秦代统一后,北方与西方邻国往往称中国人为秦人);秦地(汉时西域诸国对中国的称呼)
(8) 古地区名 [Qin district]指今陕西省中部平原地区。因春秋战国时为秦国地,故名。如:秦声(陕、甘一带的戏曲音乐);秦川(古地区名。在今陕,甘秦岭以北地区);秦弓(指古时秦地所产的弓);秦客(秦地来的人)
(9) 陕西省的简称 [Shanxi province]。如:秦川(古地区名。泛指今陕西、甘肃的秦岭以北平原地带);秦中(古地区名。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
秦(繁体字:秦) 拼音: qín 注音:ㄑ一ㄣˊ 异体字:
部首:禾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10画 康熙字典:秦(10画)
简体部首:禾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10画 造字法:会意:从禾、从春 可拆字为“春上() 禾”
繁体部首: 禾部 汉字是否常用:是 汉字五行:火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尊贵、高贵、品性、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DWTU 仓颉:QKHD 郑码:COMF 中文电码:4440 区位码: 3956 四角号码: 50904
统一码:79e6 笔顺编号: 1113431234 笔顺读写:横横横撇捺撇横竖撇捺 秦的笔顺 一一一ノ丶ノ一丨ノ丶
汉语大字典
[①][qín][《廣韻》匠鄰切,平真,從。]
(1)古部落名。嬴姓。相传是伯益的后代。非子做部落首领时,居于犬丘(今陕西兴平东南),善养马,被周孝王封于秦(今甘肃张家川东),作为附庸。
(2)周朝国名。嬴姓,周孝王封伯翳之后非子为附庸,与以秦邑。秦襄公始立国,至秦孝公,日益富强,为战国七雄之一。春秋时奄有今陕西省地,故习称陕西为秦。
(3)朝代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统一中原,自称始皇帝,建都咸阳。前206年,为汉所灭。传二世,共十五年。
(4)东晋十六国时期国名。(1)公元352年氐族贵族苻健称帝,国号秦,建都长安,史称前秦。(2)公元386年,羌族贵族姚萇称帝,亦国号秦,建都长安,史称後秦。(3)公元385年鲜卑贵族乞伏国仁称大单于,其弟乾归称河南王,又改称秦王,都苑川(今甘肃榆中北),史称西秦。
(5)古邑名。即秦城、秦亭。在今甘肃张家川东。秦祖先非子封于此,是秦的最早都邑。
(6)汉时西域诸国对中国的称呼。
(7)香草名。一说为木名。
(8)陕西省的简称。春秋时,秦国土奄有今陕西省地,故名。
(9)姓。
〔古文〕?【唐韻】【廣韻】匠隣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慈隣切,?音螓。國名。【說文】伯益之後所封國。地宜禾。【詩·秦風·車鄰註】秦,隴西谷名。在雍州鳥鼠山之東北。【疏】今秦亭,秦谷也。【韻會】春秋秦國,漢置天水郡,後魏改秦州。【釋名】秦,津也。其地沃衍有津潤也。
又三秦。【史記·項羽紀】三分關中,王秦降將,章邯雍王,司馬欣塞王,董翳翟王,爲三秦。
又大秦國。【後漢·西域傳】大秦在海西,亦云海西國。其人民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
又姓。秦自顓頊後,子嬰旣滅,支庶以爲秦氏。
又【說文】一曰秦,禾名。
又叶慈良切,音牆。【易林】玉璧琮璋,執贄是王。百里寧越,應聘齊秦。
伯益之後所封國。地宜禾。从禾,舂省。一曰秦,禾名。?:籒文秦从秝。
伯益之後所封國。地宜禾。从禾,舂省。一曰秦,禾名。,籒文秦从秝。匠鄰切
(秦)伯益之後所封國。鄭詩諩曰。秦者、隴西谷名。於禹貢近雍州鳥鼠之山。堯時有伯翳者。實臯陶之子。佐禹治水。水土旣平。舜命作虞官。掌上下草木鳥獸。賜姓曰嬴。歷夏商興衰。亦世有人焉。周孝王使其末孫非子養馬於汧渭之間。孝王封非子爲附庸。邑之於秦谷。至曾孫秦仲。宣王又命作大夫。始有車馬禮樂侍御之好。國人美之。秦之變風始作。按伯益、伯翳實一人。臯陶之子也。今甘肅秦州淸水縣有故秦城。漢地理志之隴西秦亭、秦谷也。地宜禾。从禾、舂省。地宜禾者、說字形所以从禾从舂也。職方氏曰。雍州穀宜黍稷。豈秦穀獨宜禾與。匠鄰切。十二部。按此字不以舂禾會意爲本義、以地名爲本義者、通人所傳如是也。一曰秦、禾名。此别一義。
()籒文秦。从秝。
feudal state of Qin; the Qin dynasty (from which the name 'China' comes)
一秦 、三户亡秦 、三秦 、东秦 、云梦秦简 、亡秦三户 、京秦铁路 、仪秦 、借秦 、先秦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凤去秦楼 、函秦 、前秦 、剧秦 、剧秦美新 、卢秦 、又生一秦 、后秦 、周秦 、咸秦 、哭秦庭 、大唐秦王词话 、大秦 、大秦君 、大秦寺 、大秦珠 、大秦铁路 、嫚秦 、嬴秦 、小秦君 、帝秦 、忆秦娥 、晨秦暮楚 、暮楚朝秦 、朝秦暮楚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椎秦 、楚棺秦楼 、楚炬秦灰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楚馆秦楼 、欧秦 、泊秦淮 、烛之武退秦师 、秦七 、秦不收魏不管 、秦丝 、秦中 、秦乌 、秦九韶 、秦书八体 、秦二世 、秦二代 、秦京 、秦人 、秦人洞 、秦人策 、秦仪
三户亡秦 、亡秦三户 、又生一秦 、晨秦暮楚 、暮楚朝秦 、朝秦暮楚 、楚棺秦楼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楚馆秦楼 、秦失其鹿 、秦女楚珠 、秦庭之哭 、秦庭朗镜 、秦晋之匹 、秦晋之好 、秦晋之盟 、秦晋之缘 、秦智虞愚 、秦树楚天 、秦楼楚馆 、秦楼谢馆 、秦欢晋爱 、秦琼卖马 、秦皇汉武 、秦越肥瘠 、秦镜高悬 、秦鬟妆镜 、视同秦越 、诱秦诓楚 、谢馆秦楼 、越瘠秦视 、越瘦秦肥 、高悬秦镜
《秦》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秦七 、秦不收魏不管 、秦乌 、秦九韶(约1202-1261) 、秦二代 、秦京 、秦人 、秦人洞 、秦人策 、秦侯瓜 、秦俑 、秦兆阳(1916-1994) 、秦公子 、秦公簋 、秦关 、秦关百二 、秦典 、秦冤 、秦凤 、秦分 、秦医 、秦吉了 、秦和 、秦嘉 、秦圣 、秦地 、秦坑 、秦垒 、秦垢 、秦城 、秦塞 、秦墓竹简 、秦墟 、秦壁 、秦声 、秦失其鹿 、秦女 、秦女楚珠 、秦妃 、秦妇吟秀才 、秦妍 、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前210)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姬曲 、秦娘 、秦娥 、秦嬴 、秦客 、秦宫 、秦宫块砾 、秦家 、秦家楼 、秦封 、秦山核电站 、秦岭 、秦川 、秦川女 、秦帝女 、秦庭之哭 、秦庭朗镜 、秦弄玉 、秦弓 、秦怡(1922- ) 、秦成 、秦房 、秦日纲(约1821-1856) 、秦昭盟夷 、秦晋 、秦晋之匹 、秦晋之好 、秦晋之盟 、秦晋之缘 、秦智虞愚 、秦末农民战争 、秦栈 、秦树楚天 、秦桥 、秦桧(1090-1155) 、秦梁 、秦椒 、秦楼 、秦楼月 、秦楼楚馆 、秦楼谢馆 、秦欢晋爱 、秦氏 、秦氏粉 、秦汉子 、秦洞 、秦海 、秦淮 、秦火 、秦灰 、秦炬 、秦牢 、秦牧(1919-1992) 、秦王破阵乐 、秦琼 、秦琼(?-638) 、秦琼卖马 、秦瑟 、秦璧 、秦田水月 、秦畤 、秦痔 、秦皇 、秦皇岛市 、秦皇汉武 、秦皇鱼 、秦皮 、秦石 、秦碑 、秦祸 、秦秦 、秦稽 、秦穆公(?-前621) 、秦笔 、秦筝 、秦筝赵瑟 、秦箫 、秦篆 、秦篝 、秦约晋盟 、秦纲 、秦缓 、秦缺 、秦腔 、秦艳 、秦艽 、秦苑 、秦茾 、秦蘅 、秦虢 、秦衡 、秦裘 、秦观 、秦观(1049-1100) 、秦规 、秦诏版 、秦诿楚諈 、秦谶 、秦货 、秦赘 、秦越肥瘠 、秦轩 、秦邦宪 、秦邦宪(1907-1946) 、秦邮 、秦邮帖 、秦醉 、秦鉴 、秦钗 、秦铜 、秦镜 、秦镜高悬 、秦长垒 、秦长脚 、秦陇 、秦隶 、秦雍 、秦青 、秦韩 、秦韬玉 、秦香莲 、秦鬟妆镜 、秦鹿
《秦》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京秦铁路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凤去秦楼 、剧秦美新 、哭秦庭 、大唐秦王词话 、大秦君 、大秦寺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大秦珠 、大秦铁路 、孤秦陋宋 、小秦君 、忆秦娥 、忆秦娥(箫声咽) 、挂秦金 、晨秦暮楚 、朝秦暮楚 、朝秦暮楚(朝zhāo)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楚岫秦云 、楚棺秦楼 、楚炬秦灰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楚馆秦楼 、泊秦淮 、烛之武退秦师 、荆轲刺秦王 、西秦腔 、诱秦诓楚 、谢馆秦楼 、越瘠秦视 、越瘦秦肥 、过秦论 、避秦客 、高悬秦镜
《秦》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东秦 、仪秦 、借秦 、先秦 、函秦 、剧秦 、卢秦 、又生一秦 、后秦 、周秦 、咸秦 、大秦 、嫚秦 、嬴秦 、帝秦 、暮楚朝秦 、椎秦 、欧秦 、秦秦 、胡秦 、苏秦 、苻秦 、越秦 、逃秦 、遁秦 、避秦 、饭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