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琫
〈名〉
古代佩刀鞘上近口处的饰物 [decoration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heath of a sword]
琫(繁体字:琫) 拼音: běng 注音:ㄅㄥˇ 异体字:䩬琣鞛
部首:王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12画 康熙字典:琫(13画)
简体部首:王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2画 造字法:形声:从王、奉声 可拆字为“王 奉”
繁体部首: 王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水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儒雅,魅力,文静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GDWH 仓颉:MGQKQ 郑码:CCBI 中文电码:3833 区位码: 四角号码: 15158
统一码:742b 笔顺编号: 112111134112 笔顺读写:横横竖横横横横撇捺横横竖 琫的笔顺 一一丨一一一一ノ丶一一丨
汉语大字典
[①][běng][《廣韻》邊孔切,上董,幫。]亦作“琣1”。佩刀鞘上近口处的饰物。
【唐韻】【正韻】邊孔切【集韻】【韻會】補孔切,?音玤。【說文】佩刀上飾。天子以玉,諸侯以金,从玉,奉,意兼聲。【徐曰】刀削上飾也。琫之言捧也,若捧持之也。上謂首也。【釋名】刀室口之飾曰琫。琫,捧也,捧束口也。【詩·小雅】鞞琫有珌。【傳】鞞,容刀鞞也。琫上飾,珌下飾。
又【大雅】鞞琫容刀。【傳】上曰琫,下曰鞞。【疏】古之言鞞,猶今之言鞘也。禮內則註遰刀鞞,琫上飾,珌下飾。毛傳言下曰鞞者,
又因琫爲在上之飾,下則指鞞之體言也。【韻會】按說文詩傳皆言鞞,刀鞞也,琫上飾,珌下飾。爾雅刀室謂之鞞鞛。鞛與琫同。故亦言鞛上飾,鞞下飾。如公劉詩毛傳是也。左傳,藻率鞞鞛。杜註:鞞,刀削上飾。鞛下飾。蓋誤以鞞鞛爲上下飾也。諸韻今皆註爲刀下飾,蓋承用杜註,而未詳說文詩傳之義也。考證:〔【說文】佩刀下飾。〕 謹照原文下改上。
佩刀上飾。天子以玉,諸矦以金。从玉奉聲。
佩刀上飾。天子以玉,諸侯以金。从玉奉聲。邊孔切
(琫)佩刀上飾也。小雅鞞琫有珌傳。鞞、容刀鞞也。琫、上飾。珌、下飾。大雅鞞琫容刀傳、下曰鞞、上曰琫。戴先生疑瞻彼洛矣之珌下飾。當爲鞞下飾。珌文飾皃。有珌與首章有奭句法同。說文訓鞞爲刀室。誤也。玉裁按。鞞之言裨也。刀室所以裨護刀者。漢人曰削。俗作鞘。琫之言奉也。奉俗作捧。刀本曰環。人所捧握也。其飾曰琫。珌之言畢也。刀室之末。其飾曰珌。古文作㻫。傳云。鞞、容刀鞞也。謂刀削。其云琫上飾、珌下飾者。上下自全刀言之。琫在鞞上。鞞琫下。珌在鞞末。公劉詩不言珌。故云下曰鞞。舉鞞以該珌。鞞琫有珌。言鞞琫而又加珌也。王莽傳。瑒琫瑒珌。孟康曰。佩刀之飾。上曰琫。下曰珌。若劉熙釋名曰。室口之飾曰琫。琫、捧也。捧束口也。下末之飾曰琕。琕、卑也。下末之言也。琕卽鞞之譌。劉意自一鞘言之。故雖襲毛上曰琫、下曰鞞之云。而大非毛意。至杜預本之注左傳云。鞞、佩刀削上飾。鞛、下飾。又互譌上下字矣。凡訓詁必考其源流得失者、舉眡此。許云佩刀上飾。用毛說。謂一刀之上。非一削之上也。凡刀劒以手所執爲上。刀謂之穎。亦曰環。書刀謂之拊。劒謂之鐔。天子以玉。諸矦以金。毛傳曰。天子玉琫而珧珌。諸矦璗琫而璆珌。大夫鐐琫而鏐珌。士珕琫而珕珌。天子以玉。故其字从玉。从王。奉聲。邊孔切。九部。左傳作鞛。咅奉合音。如棓字亦咅聲之比。
ornament
仔琫 、搢琫 、玉琫 、瑅琫 、镣琫 、鞞琫 、韘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