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氏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物体欲倾倒而将其支撑住的形象。是“支”的本字。本义: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
氏,姓氏。——《玉篇》。按,秦汉以前,“姓”和“氏”不同,“姓”为“氏”之本,“氏”自“姓”出。夏、商、周三代,氏是姓的支系,用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生
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略·氏族》
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 秦始皇则曰“姓 赵氏”,于 汉高祖则曰“姓 刘氏”。—— 顾炎武《日知录》
(4) 加在远古传说人物后面、世袭官职后面的称谓。如:伏羲氏;太史氏;夏后氏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
(5) 一家成员所共同采用的姓,以别于个别的名。如:张氏兄弟;王氏姐妹;氏姓(氏与姓;姓);氏胄(世家大族的后裔)
(6) 对学术、流派、专家、名人或宗教的称呼 [a form of address for celebrities and specialists]
(8) 旧时放在已婚妇女的姓后,或如通常在父姓前还加上夫姓的称呼 [a character placed after a married woman’s maiden name]
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 陶氏。—— 清· 袁枚《祭妹文》
(10) 姓
◎ 氏
〈代〉
今知氏大国之君。——《墨子·天志下》。俞樾云:“知”字衍文。氏、是古通用。“今氏”即“今是”也。
◎ 氏
氏(繁体字:氏) 拼音: shì,zhī 注音:ㄕˋ ㄓ 异体字:
部首:氏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4画 康熙字典:氏(4画)
简体部首:氏部 部外笔画:0画 总笔画:4画 造字法:象形 可拆字为“丿(氏) 乙”
繁体部首: 氏部 汉字是否常用:是 汉字五行:金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高贵、有威望、人才之意 字体结构:单一
五笔:QAV 仓颉:HVP 郑码:RH 中文电码:3044 区位码: 4247 四角号码: 72740
统一码:6c0f 笔顺编号: 3515 笔顺读写:撇折横折 氏的笔顺 ノフ一フ
汉语大字典
[①][shì][《廣韻》承紙切,上紙,禪。]
(1)上古贵族表明宗族的称号,为姓的分支。
(2)家族。
(3)指家。
(4)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国名均系以氏。
(5)系于姓或姓名字号之后以为敬称。
(6)系于亲属尊长称谓之后以为尊称。
(7)旧时妇女出嫁后称氏。多在其前冠以父姓。
(8)古代官爵、职司或称氏。
(9)朝代或称氏。
(10)古代少数民族支系或称氏。
(11)对学术、流派或宗教的称呼。
(12)类,种类。
(13)谓以之为同类。
(14)取名,命名。
(15)通“是”。此,这。
(16)通“是”。助词。犹夫。
(17)通“是”。犹者。
(18)姓。五代有氏叔琮。见《旧五代史·梁书》本传。[②][zhī][《廣韻》章移切,平支,章。]见“月氏”。[③][jīng][《廣韻》子盈切,平清,精。]狋氏,汉县名。
【唐韻】承旨切【集韻】【韻會】【正韻】上紙切,?音是。氏族也。【白虎通】有氏者何,貴功德,下伎力,所以勉人爲善也。【左傳·隱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以字爲諡,因以爲族。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疏】釋例曰:別而稱之謂之氏,合而言之則爲族。【趙彥衞·雲麓漫抄】姓、氏後世不復別,但曰姓某氏,雖史筆亦然。按姓者,所以統系百世,使不別也。氏者,所以別子孫所自出。如周姓姬氏,所以別子孫,如魯衞毛耼邘晉應韓之分,若夫《易》云:黃帝堯舜氏作。堯舜雖非姓氏,旣是天子當一代,稱曰堯舜氏,義亦通。此
又不拘姓氏之例。【柳芳·論氏族】氏於國則齊魯秦吳,氏於諡則文武成宣,氏於官則司馬司徒,氏於爵則王孫公孫,氏於字則孟孫叔孫,氏於居則東門北郭,氏於志則三馬五鹿,氏於事則巫乙匠陶。
又古者貴有氏,賤無氏,故其詛辭有曰:墜命亡氏,言奪爵失國也。詛辭見【左傳·襄十一年】。
又婦人例稱氏。【儀禮·士昏禮】祝告婦之姓,曰某氏來歸。
又樂氏,津名,在鄭。【左傳·襄二十六年】涉於樂氏。
又元氏、猗氏、盧氏、尉氏,皆縣名。【廣輿記】元氏屬常山,今屬眞定府。猗氏屬河東,今屬平陽府。盧氏本漢縣,今屬河南府。尉氏本秦縣,今屬眞定府。 【師古·漢書註】凡地名稱某氏者,皆謂因之而立名。如尉氏、左氏、緱氏、禺氏之類。
又以氏名其物。【大戴記】蘭氏之根,櫰氏之苞。
又姓。【吳志】有氏儀,後改姓是。
又猛氏,獸名。【司馬相如·上林賦】鋋猛氏。【郭璞曰】今蜀中有獸,狀似熊而小,毛淺有光澤,名猛氏。
又【說文】巴蜀山名岸脅之旁著欲落墮者曰氏。氏崩,聞數百里。《揚雄·解嘲》響若氏隤。○按今《揚雄傳》作?。【玉篇】亦云:巴蜀謂山岸欲墮曰氏,崩聲也。承紙切。
又《元包經》剝屵氏。傳曰:山崩於地也。註:屵音蔡,氏音支。與《說文》《玉篇》義同而音異。
又【集韻】掌是切,音紙。姓也。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章移切【正韻】旨而切,?音支。月氏,西域國名,在大宛西。【史記·大宛傳】有大月氏,小月氏。亦作月支。
又閼氏,單于后名。【史記·韓王信傳】上乃使人厚遺閼氏。【註】閼音燕,氏音支。
又烏氏,縣名。【史記·酈商傳】破雍將軍烏氏。【註】烏音於然反,氏音支,縣名。屬安定。【前漢·地理志】作閼氏。
又【史記·貨殖傳】烏氏倮。【註】韋昭曰:烏氏,縣名,倮,名也。索隱以烏氏爲姓,非是。
又【廣韻】子盈切【集韻】咨盈切,?音精。狋氏,縣名。【前漢·地理志】代郡有狋氏縣。【註】孟康曰:狋音拳,氏音精。 亦作?。【古今印史】?,承旨切,族下所分也。古者姓統族,族統?。適出繼位之餘,凡側出者皆曰?。故爲文從側出以見意。考證:〔【趙彥衞·雲麓漫抄】如魯衞毛耼邗晉應韓之分。〕 謹照原文邗改邘。〔【史記·貨殖傳】烏氏倮。〕 謹照原文鳥改烏。
巴蜀山名岸脅之㫄箸欲落?者曰氏,氏崩,聞數百里。象形,乀聲。凡氏之屬皆从氏。楊雄賦:響若氏隤。
巴蜀山名岸脅之㫄箸欲落者曰氏,氏崩,聞數百里。象形,乀聲。凡氏之屬皆从氏。楊雄賦:響若氏隤。承旨切
(氏)巴蜀名山岸脅之旁箸欲落者曰氏。十六字爲一句。此謂巴蜀方語也。大徐無。小徐作堆。俗字耳。今正。,小也。箸直略切。小之旁箸於山岸脅,而狀欲落墮者曰氏。其字亦作坁。亦作。部曰:秦謂陵阪曰。與氏音義皆同。楊雄解嘲曰:響若坁隤。應劭曰:天水有大坂。名曰隴坁。其山堆傍箸崩落作聲閒數百里。故曰坁隤。韋昭曰:坁音若是理之是,以上見文選注。今本漢書作隤。師古曰:音氏,巴蜀名山旁堆欲墮落曰氏。應劭以爲天水隴氐。失之矣。氐音丁禮反。玉裁按颜說殊非古。隴亦作隴坁。與巴蜀之氏形小異,而音義皆同。坁字同氏聲。或从氐聲而丁禮切者,字之誤也。劉逵注吳都賦坁頽曰:天水之大阪。名曰隴坁,因爲隴坁之曲說。與應仲遠同。坁,韋音是。,颜音氏。皆不誤。攷氏亦作是。見夏書。禹貢曰:西頃因桓是來。鄭注云。桓是,隴阪名。其道般桓旋曲而上。故曰桓是。今其下民謂阪爲是。句絶謂曲爲桓也。各本誤今校訂如此據此則桓是卽隴。亦可作隴氏。昭昭然矣,古經傳氏與是多通用。大戴禮。昆吾者衛氏也。以下六氏字皆是之叚借,而漢書,漢碑叚氏爲是不可枚數。故知姓氏之字本當作是。叚借氏字爲之。人第習而不察耳。姓者統於上者也。氏者别於下者也。是者分别之䛐也。其字本作是。漢碑尚有云姓某是者。今乃專爲姓氏字。而氏之本義惟許言之。淺人以爲新奇之說矣。氏聲聞數百里。象形。謂象傍於山脅也。氏之附於姓者類此。乁聲。乀讀若移。氏篇,韵皆承紙切。十六部。大徐承旨切。非也。凡氏之屬皆从氏。楊雄賦:響若氏隤。
clan, family; mister
shì
①<名>氏族;宗族系统中姓下面的支系。《季氏将伐颛臾》:“季~将有事于颛臾。”
②<名>姓氏;姓。《愚公移山》:“邻人京城~之孀妻有遗男。”
③<名>旧时放在妇女父姓后称已婚妇女。《孔雀东南飞》:“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为仲卿母所遣。”
丁氏粟 、三方五氏 、世氏 、东山谢氏 、中央氏 、丹鸟氏 、乌氏倮 、乐氏枣 、二氏 、于氏 、五氏 、京城氏 、京氏学 、人氏 、介氏 、令狐氏 、仪氏 、仲梁氏 、仲氏 、仲良氏 、任氏 、任氏传 、任氏童 、伊祁氏 、伊耆氏 、伊藤氏 、伏羲氏 、伯氏 、伯赵氏 、何氏三高 、佛氏 、侯氏 、保氏 、保章氏 、修闾氏 、假门假氏 、克氏小体 、克鲁克斯氏管 、冥氏 、冯相氏 、冶氏 、凤鸟氏 、凫氏 、列山氏 、列氏温标 、刘氏冠 、剞劂氏 、剞氏 、包氏父子 、包牺氏 、匠氏 、华氏温度计 、华氏温标 、南史氏 、南氏 、厉山氏 、古皇氏 、史氏 、史氏记 、合方氏
假门假氏 、羿氏舛射
《氏》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氏号 、氏姓 、氏胄 、氏谱
《氏》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丁氏粟 、乐氏枣 、京氏学 、何氏三高 、侯氏制碱法 、列氏温标 、刘氏冠 、包氏父子 、华氏温度 、华氏温度计 、华氏温标 、吕氏春秋 、和氏璧 、寓氏公主 、左氏癖 、庆氏学 、开氏温标 、摄氏度 、摄氏温度计 、摄氏温标 、散氏盘 、月氏(-zhī) 、术氏冠 、李氏千头奴 、杨氏干涉实验 、杨氏果 、梁氏夫妻 、源氏物语 、父系氏族公社 、牺氏琴 、王氏高丽 、班氏庐 、白氏长庆集 、磃氏馆 、祖氏公理 、秦氏粉 、缑氏山 、缑氏瓜 、缑氏鹤 、羿氏舛射 、臧氏之子 、贾氏窥帘 、赵氏孤 、赵氏孤儿 、赵氏璧 、蹄氏观 、边氏腹 、邓氏铜山 、邹氏律 、郑氏丫环 、郑氏群虎 、郑氏虫 、郢氏斤 、阏氏(yānzhī) 、阮氏酒 、陆氏庄荒 、陆氏橘 、陶氏梭 、雷氏剑 、雷氏琴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 、韦氏学 、颜氏家训 、鲍氏骢
《氏》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世氏 、东山谢氏 、中央氏 、丹鸟氏 、二氏 、于氏 、京城氏 、人氏 、介氏 、仪氏 、仲梁氏 、仲氏 、仲良氏 、伊祁氏 、伊耆氏 、伊藤氏 、伏羲氏 、伯氏 、伯赵氏 、佛氏 、侯氏 、保氏 、修闾氏 、假门假氏 、冥氏 、冯相氏 、冶氏 、凤鸟氏 、凫氏 、列山氏 、剞劂氏 、剞氏 、包牺氏 、匠氏 、厉山氏 、古皇氏 、合方氏 、名氏 、吕氏 、君氏 、吼天氏 、周氏 、命氏 、和氏 、咎氏 、夏后氏 、夏氏 、外氏 、多氏 、大庭氏 、大月氏 、大罗氏 、太史氏 、夫己氏 、夸娥氏 、女娲氏 、妇氏 、姓氏 、娥陵氏 、媒氏 、嬴氏 、季孙氏 、季氏 、宓戏氏 、宓羲氏 、室氏 、容成氏 、尉氏 、小月氏 、尹氏 、师氏 、庖牺氏 、庭氏 、庶氏 、异氏 、归藏氏 、形方氏 、徐氏 、慈氏 、方相氏 、方雷氏 、族氏 、无名氏 、无怀氏 、旧史氏 、春官氏 、曲方氏 、月氏 、有虞氏 、条狼氏 、林氏 、梵氏 、棘扈氏 、段氏 、母氏 、汉氏 、汪氏 、泠沦氏 、浑敦氏 、浑沌氏 、潞氏 、烈山氏 、燧人氏 、猋氏 、猛氏 、玄鸟氏 、琴氏 、甘心氏 、由准氏 、甲氏 、百氏 、皇雄氏 、硩蔟氏 、碧氏 、磈氏 、祝融氏 、禁暴氏 、禺氏 、秦氏 、穷桑氏 、竺干氏 、筮氏 、老氏 、职方氏 、舅氏 、英氏 、莱氏 、菙氏 、萍氏 、萧氏 、葛天氏 、蛮氏 、蜡氏 、蝈氏 、行扈氏 、西氏 、触氏 、谁氏 、谱氏 、豕韦氏 、豢龙氏 、赐氏 、赤氏 、赫胥氏 、赫苏氏 、越裳氏 、轩辕氏 、辰放氏 、连山氏 、那拉氏 、释氏 、野庐氏 、金天氏 、门氏 、阏氏 、阏氏 、阪泉氏 、陭氏 、陶唐氏 、霅氏 、青史氏 、青鸟氏 、靖郭氏 、韑韛氏 、项氏 、鬲氏 、魏氏 、鸟俗氏 、鸤鸠氏 、鹘鸠氏 、龢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