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繁体字:榛) 拼音: zhēn 注音:ㄓㄣ 异体字:㰉樼
部首:木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14画 康熙字典:榛(14画)
简体部首:木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14画 造字法:形声:从木、秦声 可拆字为“木 秦”
繁体部首: 木部 汉字是否常用:是 汉字五行:木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意志坚定、兴盛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SDWT 仓颉:DQKD 郑码:FCMF 中文电码:2830 区位码: 7327 四角号码: 45994
统一码:699b 笔顺编号: 12341113431234 笔顺读写:横竖撇捺横横横撇捺撇横竖撇捺 榛的笔顺 一丨ノ丶一一一ノ丶ノ一丨ノ丶
汉语大字典
[①][zhēn][《廣韻》側詵切,平臻,莊。]亦作“樼1”。亦作“獉1”。
(1)果木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互生,圆卵形或倒卵形,春日开花,雌雄同株,雄花黄褐色,雌花紅紫色,实如栗,可食用或榨油。
(2)特指其果实。
(3)丛木。
(4)草木丛生貌。亦以形容荒废,衰败。
【唐韻】側詵切【集韻】【韻會】緇詵切,?音臻。【唐韻】同?。【說文】木也。【詩·邶風】山有榛。【大雅】榛楛濟濟。 一曰蕪也。【揚雄·反騷】枳棘之榛榛兮。【註】榛榛,梗穢貌。
又【說文】?註,果實如小栗,引莊公二十四年《左傳》女摰不過?栗。【徐曰】今五經皆作榛,榛有臻至之義。
又【禮·曲禮】婦人之摰,椇榛脯脩棗栗。【釋文】古本作?。○按此二說,則榛訓木名,?訓果實。古字分,今通用。
又【韻會】或作樼。【左思·蜀都賦】樼栗罅發。【註】榛樼同。
又榛筓,婦人喪服。【禮·檀弓】榛以爲筓,長尺而總八寸。
又聚木曰榛。【淮南子·原道訓】木處榛巢,水居窟穴。
又【集韻】慈鄰切,音秦。鉏臻切,音蓁。將先切,音箋。義?同。
又叶渠年切,音近䖍。【司馬相如·弔二世賦】汨淢靸以永遊兮,注平臯之廣衍。觀衆樹之蓊薆兮,覽竹林之榛榛。衍平聲。考證:〔【禮·曲禮】椇榛脯脩棗栗。【註】榛,古作?。〕 謹照原文註改釋文。榛古改古本。
木也。从木秦聲。一曰菆也。
木也。从木秦聲。一曰菆也。側詵切
(榛)榛木也。邶風山有榛傳曰。榛、木也。小雅。營營靑蠅。止于榛。傳曰。榛所以爲藩也。衞風箋曰。樹榛栗椅桐梓漆六木於宮。可伐以爲琴瑟。從木。秦聲。側詵切。十二部。一曰叢木也。各本作一曰菆也。艸部曰。菆、蓐也。今依玄應書卷十一所引爲長。倉頡篇、淮南高注、漢書服注、廣雅皆云。木叢生曰榛。菆一作蕪。
hazelnut; thicket, underbrush
zhēn
①<名>一种落叶乔木。《诗经•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又】榛树的果实。《礼记•内则》“枣栗~柿,瓜桃李梅。”
②<名>丛生的荆棘。左思《招隐诗二首》:“经始东山庐,果下自成~。”
【榛榛】草木丛杂的样子。
刺地成榛 、墟榛 、披榛 、披榛采兰 、枣榛 、棘榛 、榛丛 、榛刺 、榛卉 、榛塞 、榛墟 、榛子 、榛实 、榛密 、榛巢 、榛故 、榛旷 、榛曲 、榛杞 、榛林 、榛果 、榛枳 、榛株 、榛梗 、榛棘 、榛楚 、榛楛 、榛榛 、榛樾 、榛烟 、榛狉 、榛碍 、榛秽 、榛穰 、榛笄 、榛脯 、榛芜 、榛苓 、榛荆 、榛草 、榛荒 、榛荟 、榛莠 、榛莱 、榛莽 、榛菅 、榛蒯 、榛薄 、榛薉 、榛薮 、榛薲 、榛藂 、榛路 、榛迷 、榛鸡 、满目荆榛 、狉榛 、荆榛 、荆榛满目 、荒榛
披榛采兰 、满目荆榛 、荆榛满目
《榛》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榛丛 、榛刺 、榛卉 、榛塞 、榛墟 、榛子 、榛实 、榛密 、榛巢 、榛故 、榛旷 、榛曲 、榛杞 、榛林 、榛果 、榛枳 、榛株 、榛梗 、榛棘 、榛楚 、榛楛 、榛榛 、榛樾 、榛烟 、榛狉 、榛碍 、榛秽 、榛穰 、榛笄 、榛脯 、榛芜 、榛苓 、榛荆 、榛草 、榛荒 、榛荟 、榛莠 、榛莱 、榛莽 、榛菅 、榛蒯 、榛薄 、榛薉 、榛薮 、榛薲 、榛藂 、榛路 、榛迷
《榛》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披榛采兰 、荆榛满目 、诛榛剃梗
《榛》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墟榛 、披榛 、枣榛 、棘榛 、榛榛 、满目荆榛 、狉榛 、荆榛 、荒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