杅(繁体字:杅) 拼音: yú,wū 注音:ㄩˊ ㄨ 异体字:桙
部首:木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7画 康熙字典:杅(7画)
简体部首:木部 部外笔画:3画 总笔画:7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木 于”
繁体部首: 木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时尚,高贵,独立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SGFH 仓颉:DMD 郑码:FAD 中文电码:8543 区位码: 四角号码: 41940
统一码:6745 笔顺编号: 1234112 笔顺读写:横竖撇捺横横竖 杅的笔顺 一丨ノ丶一一丨
汉语大字典
[①][yú][《廣韻》羽俱切,平虞,云。]亦作“桙1”。
(1)盛汤浆的器皿。
(2)浴盆。
(3)通“于”。参见“杅杅”。[②][wū]
(1)牵制。
(2)同“杇”。参见“杅2刀”。
【唐韻】羽俱切【集韻】【韻會】【正韻】雲俱切,?音于。【公羊傳·宣十二年】杅不穿,皮不蠹,則不出於四方。【何休註】杅,飮水器。
又【類篇】浴器。【禮·玉藻·正義】浴時入杅,浴竟出杅。
又【儀禮·旣夕註】杅亦作桙,盛湯漿盤也。【荀子·君道篇】槃圓而水圓,杅方而水方。
又杅杅猶于于,自足貌。【荀子·儒效篇】杅杅富人,豈不貧而富哉。
又大杅,山名。【山海經】崑崙之丘,黑水出焉,西流於大杅。
又地名。【前漢·武帝紀】遣因杅將軍公孫敖,築受降城。【註】因杅,匈奴地名。
又【集韻】王遇切,音芋。義同。
又【史記·秦本紀】秦得燒掇焚杅君之國。【註】一孤切,音烏。○按古文杅同杇,今分。考證:〔【禮·旣夕註】杅亦作桙,盛湯漿器也。〕 謹照原文禮上增儀字。器也改盤也。
tub
挈杅 、杅刀 、杅壮 、杅明 、杅晨 、杅杅 、杅杊 、杅水 、杅然 、杅穿皮蠹 、杅臀 、杅魄 、柈杅 、焚杅 、玉栏杅 、盘杅 、覆杅
杅穿皮蠹
《杅》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杅刀 、杅壮 、杅明 、杅晨 、杅杅 、杅杅 、杅杊 、杅水 、杅然 、杅穿皮蠹 、杅臀 、杅魄
《杅》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挈杅 、杅杅 、杅杅 、柈杅 、焚杅 、玉栏杅 、盘杅 、覆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