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繁体字:兗) 拼音: yǎn 注音:一ㄢˇ 异体字:㕣兖沇
部首:亠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9画 康熙字典:兗(9画)
简体部首:亠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9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六 兄”
繁体部首: 亠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多才,魅力,独立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UKQB 仓颉:YCRHU 郑码:SOJR 中文电码:0350 区位码: 四角号码: 00212
统一码:5157 笔顺编号: 413425135 笔顺读写:捺横撇捺竖折横撇折 兗的笔顺 丶一ノ丶丨フ一ノフ
汉语大字典
[①][yǎn][《廣韻》以轉切,上獮,以。]亦作“兖1”。
(1)箭括。
(2)地名。古代九州之一。自汉迄清,皆为行政区域,而所辖范围屡有变迁。今置县,在山东省。
【唐韻】【集韻】【韻會】以轉切【正韻】以淺切,?沿上聲。【說文】兗州之兗,九州之渥地也。【書·禹貢】濟河惟兗州。【春秋·元命包】五星爲兗州。兗,端也,信也。【韻會】蓋取流水以名。後魏置南兗州於譙,置西兗州於定陶,隋改魯州,唐復兗州,宋襲慶府。
又【韻會】姓也。【集韻】通作沇。
水。出河東東垣王屋山,東爲泲。从水允聲。沿:古文沇。 臣鉉等曰:口部已有,此重出。
水。出河東東垣王屋山,東爲泲。从水允聲。沿,古文沇。〖注〗臣鉉等曰:口部已有,此重出。以轉切
(沇)沇水。出河東垣東王屋山。謂垣縣東之王屋山。水經云垣縣東王屋山是也。東爲洓。各本作河東東垣,誤倒一字,今依水經正。周禮職方氏注、山海經注皆云東垣,衍字耳。漢志眞定縣故東垣非此地。若晉史、宋志、後魏志、隋志之東垣,則今河南府之新安縣也。河東郡垣,二志同。今山西絳州垣曲縣,河南懷慶府濟源縣是其地。垣曲縣縣西北二十里有垣縣城是也。前志垣下曰:禹貢王屋山在東北,沇水所出。東南至武德入河,軼出熒陽北地中。又東至琅槐入海,過郡九,行千八百四十里。過郡九者,河東、河内、陳畱、梁國、濟陰、泰山、濟南、齊郡、千乗也。水經曰:濟水,出河東垣縣東王屋山爲沇水。東至溫縣西北爲濟水,南當鞏縣北。南入於河。王屋山今在濟源縣西八十里,沇水所出。北山經曰:王屋之山,㶌水出焉。郭云:㶌沇聲相近。卽沇水也。尚書某氏傳曰:泉源爲沇,流去爲濟。按泉出沮洳曰沇,引伸爲沇州。口部曰:九州之渥地也,故以沇名焉。从水允聲。以轉切。十四部。
(㕣)古文沇如此。各本篆作沿,誤,今正。臣鉉等曰:口部已有,此重出。按口部小篆有㕣。然則鉉時不從水旁也。口部㕣下曰:山閒淊泥地,從口,從水敗皃。葢㕣字在古文則爲沇水、沇州。在小篆則訓山閒淊泥地。如孌字在籒文則訓順。在小篆則訓慕。皆同形而古今異義也。古文作㕣,小篆作沇,變作兖,此同義而古今異形也。
establish; one of nine empire divisions